時間:2022-09-20 18:06 訪問量:
造紙廢水中含有大量細小的纖維、泥沙、鈣鎂離子等物質,細小纖維和泥沙可通過氣浮等預處理設施大部分去除。而鈣鎂離子等無法通過有效的預處理去除,會直接進入厭氧反應器中。
廢水在厭氧處理過程中除了產生甲烷,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,鈣鎂離子和二氧化碳在堿性條件下會生成碳酸鈣、碳酸鎂附著在厭氧污泥表面,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,即所謂的鈣化。輕量的鈣化對厭氧反應器的運行影響不大,大量的污泥鈣化會使反應器內活性污泥減少,同時鈣化的污泥占據厭氧反應器大量的有效容積,導致厭氧的去除率大幅度的降低,并最終導致厭氧反應器的癱瘓。
運行過程中可通過如下措施應對污泥鈣化,從而保持厭氧反應器的正常運行:
1.鈣化通常發生在堿性條件下,因此可通過調節進水的pH值來減緩厭氧污泥的鈣化;
2.鈣鎂離子濃度越高鈣化速度越快,因此可通過降低進水鈣鎂離子濃度的方法來實現,可用降低進水濃度增大進水流量的進水方式來達到目的;
3.在厭氧反應器增加排泥排沙設施,在反應器內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增加排泥排沙管道,同時要預防管道阻塞;
4.隨著鈣化污泥的排出,反應器內活性污泥會減少,因此需要不定期的補充新鮮污泥,可用其他厭氧反應器的剩余污泥或者用好氧剩余污泥培養。